2013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對照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和改革發展的新挑戰,要如期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我們愈發感到時間緊迫,責任重大。只有進一步總結經驗、堅定信心、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才能有所創新、有所作為,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陳竺強調,我國衛生事業不斷改革,不斷發展,在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社會各界肯定和積極評價。實踐證明,維護公共醫療衛生公益性質的改革理念、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改革方向、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的改革目標是正確的,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任務、遵循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改革原則是符合國情的,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的改革路徑是卓有成效的。這些是中國特色衛生發展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框架的核心內容,為實現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陳竺指出,必須清醒看到,要如期實現衛生改革發展目標,依然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宏觀形勢變化對衛生改革發展提出新要求,政府必須將工作重心放在解決基本醫療、基本醫保、基本醫藥等問題上,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遠未得到滿足,看病難和看病貴沒有根本解決,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仍不健全。
陳竺強調,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我們要按照中央的總體布局和要求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和監管體制五個領域的綜合改革。
第一,在醫療改革中,調整服務結構,提高整體效能。控制大型公立醫院單體規模擴張,為民營醫療機構留出發展空間,力爭實現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占比20%以上的目標。要探索通過醫療服務聯合體等形式,推進醫院與社區一體化、縣鄉和鄉村一體化,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第二,在醫保改革中,加快推進支付制度改革。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費用,引導患者到基層首診和分級就診,鼓勵患者首選門診治療,降低治療成本;盡快實現支付方式改革全覆蓋,逐步對統籌區域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和所有病種全面實行支付方式改革;統籌兼顧多方利益,在推行總額控費改革中,采取“總額控制、結余留用、超支分擔”的辦法;把預防保健、疾病篩查、老年護理和康復等服務納入保障范圍;加強精細化管理,強化質量監管。
第三,在醫藥改革中,大力推進和完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通過集團購買、增強談判能力降低流通領域的“水分”。探索由公立醫院管理部門代表轄區內所有公立醫院在省級集中采購工作的基礎上,與藥械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最大限度降低藥品價格。
第四,全面落實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遏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快速上升的勢頭。制定公共政策、產業發展規劃和重大建設項目時,必須進行健康預評估;將創建健康城鎮的核心指標納入衛生城鎮創建與考核的內容;推進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將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融入預防、醫療、康復等所有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針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等突出公共衛生問題提供高質量的早期干預。
第五,積極穩妥推進衛生監管體制改革。各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公眾利益代表,要對所有醫療衛生機構不分所有制性質、隸屬關系、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等依法依規管理,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證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陳竺明確,當前,要著力推進管辦分開和政事分開。要在大衛生框架下探索管辦分開的有效實現形式。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可建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局、中心)等實體性辦醫機構;在非試點城市或縣,可設立由政府負責人牽頭、由衛生、發改、財政、人社、編制等部門組成的醫院管理委員會,整合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辦醫責任。推行政事分開,政府履行好資產管理、財務監管、績效考核、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任用等責任,將崗位設置、人員聘用和內部分配等權力下放公立醫療機構,實現宏觀有約束,微觀有活力。 陳竺要求,按照黨的十八大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遵循統一、高效、協調的原則,整合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籌資、服務、經辦和管理職能,形成責任主體明確、管理服務高效、利于控制費用、統籌協調發展的衛生行政管理體制。
相關新聞
2023-08-10
2023-06-19
2023-05-19
2023-05-11
2023-05-10
快訊 | 匯健醫療斬獲2022年度廣東“嶺南杯”、深圳“金鵬獎”兩大質量獎
2023-05-08